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一、学校概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省佛山市。 学校起源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其后佛山师范学院更名为佛山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2月,在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创建佛山大学,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也先后更名为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3月,佛山大学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2005年2月,佛山职工医学院和佛山教育学院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良成绩。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列入首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2016年成为广东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在软科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全国排名第228位。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习提升本领、以规范夯实基础、以创新塑造品牌、以改革突破难点、以党建促进高建、以高建带动全面”的工作思路,2019年9月学校党委被确立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培育单位”。学校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承“明德博学、自强有为”的校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2208.7亩,总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其中仙溪校区环绕在湖水覆盖面积达1700亩的仙溪湖周围。学校建立了博士后培养、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办学体系。面向全国14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323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317人(含37名硕士留学生),联招博士38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498人,在校来华学历留学生42人。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大批优秀人才17万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现有教职工1846人,其中专任教师1166人。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217人,副高职称4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58人,硕士学位教师675人。其中含双聘院士8人、海外特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8人,珠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9人,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珠江学者6人,聘任岭南讲座教授112人。此外,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丁肇中、乔治·斯穆特和菲尔茨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沃恩·琼斯等为名誉教授,学校全职特聘外籍教授古睿智荣获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学校面向产业需求,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设有研究生学院和16个二级学院,每个二级学院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了“产业学院”。现有7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农、医、管理、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招理工科专业占比达66%。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目前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项,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重点课程7门,精品开放课程14门。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共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000余项。毕业生近三年总体就业率均在99%以上,近年来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均高于1%,其中2017年位列全国本科高校97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科技部“校企合作好案例”、工信部首批“高校中小企业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数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社区(佛山站)及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广东省易班十佳发展中心等称号。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广东高校易班发展中心落户学校。 学校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实力大幅提升。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广东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领域——膜生物学与环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等。科研总经费从2010年的7726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4.42亿元。近十年获得国家级项目近200项。2016-2019年学校申请专利6300余件,获得授权专利2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近300项。在2017年中国大学有效专利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223位。近三年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232家。在全省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平台数”统计排名中,学校自2012-2018年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二。2015-2019年连续五年荣获国家唯一面向产学研结合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加强多元、多边学术交流和人才联合培养。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近45%教职员工在海外合作院校学习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为在校生规划近40个出国(境)交换/交流学习项目,近三年双向交流共计2300余人次。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1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德国埃森造型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3+1)。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立足佛山、服务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持“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成为理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欢迎广大考生前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求学深造! 二、调剂基本条件 1.符合我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全国A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参考2021年国家分数线)。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9.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考生调剂前,可进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官网-机构设置-教学院系,充分了解各学院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招生、培养、奖助、就业等相关政策。 三、调剂专业 (各专业实际缺额情况及最终接收调剂的情况以我校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中公布的为准) 2021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调剂专业一览表 备注:我校可根据招生计划下达情况和生源情况动态调整各学科专业调剂指标。 四、调剂说明 1.符合调剂条件且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于系统开通之日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第一志愿填报我校调剂志愿。经我校审查合格后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 2.调剂要求具体参见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0〕8号)中的相关规定。 接收更多我校调剂信息,敬请关注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 网址:http://web.fosu.edu.cn/yanjiusheng 仙溪校区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33号(邮编:528225) 江湾校区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邮编:528000) 联系人:宋老师、绍老师,联系电话:0757-82771159